台灣關鍵的年代    釐清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

黃淑惠

有人說:「台灣的年青人不知道自己的歷史。」、「一個不知道歷史的民族,無法預測未來,台灣正面臨這樣的危機。」,台灣至今無法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,台灣民族無法於世界的歷史中佔有一席之地,是台灣人不知道自身民族、國家的歷史,產生民族、國家認同混淆的重症。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已經到了該攤牌的時刻了,如何釐清兩者的關係,還是必須回歸歷史的脈絡來細察,當能明瞭。

本文從中華民國的誕生與滅亡,看清楚統治台灣逾半世紀的「中華民國」政權的真實面貌,兩蔣時代的高壓統治到後來的李登輝時代、陳水扁時代的台灣化轉變,但始終還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。以下從台灣在政治、民主發展的指標性關鍵年代,來說明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。

中華民國等於中國

(1)「中華民國」的誕生與滅亡:1912~1949年

中華民國是1912年在中國誕生,當時的台灣是由日本統治。中華民國的誕生,對殖民地台灣而言,或有虛幻的民族主義的情感,或有對建立共和國的自由、民主思潮的嚮往。但對台灣而言,更嚴肅的是島內展開的抗日運動,1912年日本統治台灣進入第13年,台灣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武力抵抗仍然持續著。

台灣受日本的統治達半世紀(1895~1945),前期為武裝抗日行動的時期,在佔領趨於穩固後進入中期的文官統治時代,在這時期使台灣接受現代化的洗禮,日本對台灣的經營建設,讓台灣具備了現代化國家的模型,這也是日後台灣經濟發展的根基所在。

中華民國雖已肇建,但陷入四分五裂的內戰紛亂中,蔣介石政權的統一中國,國民黨編纂的教科書稱中華民國是繼承華夏,一脈相傳的正統,則是自編自導的神話。在二次大戰甫一結束,國共又爆發內戰,蔣介石的國軍一路敗退,共軍獲勝,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,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滅亡,中國政府指蔣介石為戰犯,蔣介石逃亡。中華民國=中國已經滅亡。

(2)1945年終戰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佈投降,盟軍最高統帥命令台灣向中國戰區蔣司令投降,10月17日,中國軍隊第70師分乘美艦抵達基隆,10月25日中國戰區蔣司令的代表陳儀接受台灣總督安藤投降,台灣暫時由中國托管,在台北設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、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,由陳儀擔任行政長官兼總司令,是國民黨政權進駐台灣的開始,台灣人首度見識到中國人的真實面貌,在二二八事件後,對祖國的情愫由幻滅到徹底絕望。台灣淪為一個逃亡政權的殖民地,其殘酷的鎮壓統治手段,在台灣史學家的筆下,難逃世人的公斷。

中華民國(金馬國)到台灣時代

(1)兩蔣政權統治時代:1949~1988年

蔣介石一路逃亡到台灣,國民政府軍隊佔領台灣,蔣介石發表聲明,中華民國遷都台北,並於1950年復職擔任總統,中華民國這個亡命政權借屍還魂,拿美國當護身符,台灣像是其得手的肥肉,任其宰割。蔣介石政權的中華民國,流亡到台灣,失去大陸,佔領台澎,保有金馬,施行獨裁高壓統治,隨著蔣經國的過世而告結束,中華民國體制並無因此而終止,在政權輪替下,一直存在至今。

台灣的主權究竟應該歸屬誰?1952年舊金山合約生效,日本放棄對台灣的一切權利,但日本並無將台灣割讓給中華民國,無庸置疑台灣主權應歸屬於台灣人民,台灣人民享有國際人權公約所賦予的「自決權」。

中華民國體制的存在,嚴重閹割台灣進入國際社會的權利,外交空間狹隘,無法依正常國家的方式參與國際事務,1971年中華民國的蔣政權被趕出聯合國,緊接著中日斷交、中美斷交,與台灣邦交的國家僅有27國。去年聯合國大會,瑞士成為聯合國的第190名會員國,屆時,全世界非聯合國會員國就僅剩台灣及教廷2個國家。

(2)李登輝時代:1991~2000年

1988年蔣經國過世,副總統李登輝接任總統,李登輝的本土化路線,是去中國化的開始,李總統任內,開始講holo話,各縣市的母語教材(鶴佬話、客語、原住民語)陸續出版,首度編纂《認識台灣》教科書,漸漸啟發年青人對台灣的認同,建構台灣人的價值,讓台灣浮上檯面,中華民國的台灣時代來臨,李登輝先生開啟了台灣化的第一步。

在李登輝總統任內,完成國會全面改選、總統直接民選的修憲、並在1998年底完成精省,在任期屆滿前,更在接受德國記者訪問時道出台灣與中國是「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」,這是對中國政策的一大突破。2000年的總統大選,國民黨政權在統治台灣逾50年後,和平轉移政權,李登輝先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改革的貢獻,在當代政壇不出其二。

(3)陳水扁時代:2000年~至今

號稱台灣本土政黨的民進黨,在2000年的總統大選中,取得政權。稱為「台灣之子」的陳水扁在中華民國體制下就任總統,讓國家的認同陷入更詭譎的矛盾中,在台灣商人大舉西進,中國經濟發展的情勢下,中國對台灣的威脅與日俱增,現狀恐難以永遠維持,而台灣的警覺性卻出奇的低,國家認同已是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了,如何的突破,考驗著陳水扁政府的智慧。統派勢力固然張牙舞爪無可厚非,但陳水扁的搖擺改革卻是執政的致命所在,執政已快屆滿三年,人民對陳水扁政府的期待,已漸漸失去信心與耐心。期待獨立建國的腳步似乎更加沉重,在政權的鞏固威脅下,阿扁總統似乎也無意於當台灣國的總統,是初嚐權力的本土執政團隊集體的墮落,亦或是改革的推力不足,給阿扁總統的靠山不夠強大?

陳水扁政府的下一步

陳水扁政府的下一步如何走,人民無時無刻在檢驗中,改革的最堅實後盾來自人民的力量,這股進步的力量,引領台灣的未來,下個步驟應該如何?

(1)建立台灣主體性教育的詮釋權

語言為族群的外在表徵,是區隔不同族群的最簡單方式,與民族、國家的認同有絕對的關係,建立台灣主體性,必須從語言政策的改變開始。在台灣,幼稚園清一色使用華語教學,對從嬰兒學語言開始即使用母語,不管是原住民語、客語、holo話的學童來說,無疑是對其語言權的剝奪,華語教育讓孩子們對母文化初次產生排斥的心理,母語一再被邊緣化,在同學、老師面前,竟不能正當的使用母語發言,這更令孩子對自身族群所操的語言失去信心。當下,更流行的是美語教學,所謂的雙語(華語、美語)幼稚園橫行的情況下,台語(原住民語、客語、holo話)面臨被自然淘汰的命運,這難道是台灣囡仔的宿命嗎?教育從自我否定開始,這是何等的殘忍。

先是語言權的剝奪,再是對台灣歷史、文化的消聲,以國民黨史觀教育下一代,台灣話被醜化、台灣史被篡改。在此國家認同危機的當下,阿扁總統應該加速去中國化的腳步,首要在教科書內容去中國化,以台灣文學、台灣史、台灣地理為主軸,開始教育下一代,教育、文化的改革為政治改革的基石,台灣主體性建立成熟,台灣民族主義形成,新生國家台灣的誕生就在不遠了。

(2)建立各自族群的發展史觀 結合四大族群建立新國家

台灣是一個物種豐富的島嶼,不管是植物、動物,都令生物學家非常的著迷,在漢人來到台灣之前,原住民已散居台灣各地,擁有各自的領域、統治模式、語言文化,隨著漢人的遷移,對原住民土地的掠奪,滅族式的同化策略,原住民成為政治、社會、經濟上的弱勢族群,在馬告國家公園的設立爭議中,原住民的政治菁英,操弄族群的議題,在民間統派勢力對原住民菁英的頻頻招手下,陳水扁的新政府在競選期間對原住民政策的承諾若毫無進展,給統派有機會結合原住民,製造族群衝突帶來國家危機,獨立建國的道路將更艱辛。

台灣是多族群的國家,島上的語言超過10種,不同族群呈現不同的文化面貌,多元文化又加上物種的多樣性,使台灣充滿無限的活力與生機。各自族群應建立自己的發展史觀,教育自己的下一代,讓族群的文化沒有斷絕的疑慮,原住民的傳統領域必須歸還,所謂漢族的同化思想必須根絕,多族群、多元文化的思考必須深植台灣民族的信仰中。族群間取得公平的生存條件,是新國家建立的前提。

(3)終結中華民國體制 建立台灣新憲法

獨裁統治已經結束,台灣的民主時代來臨,總統、民意代表經由民選產生,政治上的改革有初步的成果,李登輝總統、陳水扁總統仍是無法擺脫中華民國的體制,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就任總統。

改革並未完成,必須在輔以教育文化的改革成功後,台灣民族已然成形,民族國家台灣的人民享有自決權,經過民主的程序,終結中華民國體制,發表獨立宣言,建立新國家,制定新憲法,政治的改革才算完成。制憲工程,必須是由全國各階層民眾共同參與的全民制憲運動,國家機器有責任透過教育、傳媒等管道負起宣傳的重責大任,制定一部現代化的憲法,勾勒台灣國家的未來,以一個正常國家的姿態,走向世界。

結論

新生國家台灣在廿一世紀將在太平洋的一隅誕生,綜觀政界,誰有氣魄來擔任台灣國的首任總統?歷史不會停止記載與評斷,政治家的名是生生世世讓子孫流傳著的。

百年來,台灣的殖民歷史,烙下台灣人心靈的傷口,而在中華民國體制下,所承受的教育、文化,形成內化的扭曲人格,真實的歷史沒有公諸台灣人民的面前,沒有寫入教科書,讓台灣的子弟汲取歷史的一點一滴,悲情將永無止盡。建立台灣的史觀,是台灣史學家,近半世紀以來,努力不悖的大業。台灣史觀的建立,攸關台灣民族的存亡。台灣自然史、人文史、政治史…的建構,必然也是膾炙人口的史學巨著,當能昂首走入世界的歷史。

*參考書籍:
黃昭堂。2002。『台灣新生國家理論:脫袪繼承國家理論、分裂國家理論,促成新生國家的誕生』發表於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台灣教授協會主辦「台灣獨立理論與歷史」研討會,台北。
王育德。1999。《台灣苦悶的歷史》。台北:前衛。
李筱峰。1999。《台灣史100件大事》。台北:玉山社。
施正鋒。2001。《台灣前途危機管理》。台北:前衛。
黃文雄。2001。《國父與阿Q》。台北:前衛。
鈴木明著。黃文雄譯。1992。《台灣起革命的日子》。台北:前衛。

 

2003年5月  31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