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 認識台灣iFormosa    rdrcntr:8044 關鍵字: 認識台灣iFormosa
張貼時間: 2005-08-09 11:59:42
林茗顯 ip: 220 .X.X.X/.net
內容:

/林茗顯編集 2007/01/17、2014/07/07、2015/02/10、2017/08/22rvsd

台灣名稱的由來


台江內海,大員/台員、熱蘭遮、赤嵌
(上圖取自《被遺誤的台灣》/前衛出版社:頁18,地圖的東方在上)

現在的台南地方,漢字寫做「大員」、「台員」、「大灣」、「大冤」、「大宛」、「埋冤」,西方文獻拼寫為Tayovan, Taiouan, Teowan, Taiuan, Taivan, Tayoan, Taywan, Taiwan, 是平埔西拉雅族語的不同拼音。這是對數百年前台灣西南沿岸的一座小島或長沙州的稱呼;由於泥沙淤積,該島已經和台灣本島連為一体,現在叫安平(Anping)。當時安平和台南兩地,海水深入內陸形成的海灣叫做台江。

台江西岸(現在台南附近)的西拉雅族對外來者,稱呼Tai-an 或 Tay-oan。Tai-oan (這與馬卡道族的pairan,排灣族的airan、pairan、Pairangan,阿眉族的pairan,都是指壞人、入侵者)不是漢語,移民聽到這個稱呼,自以為這個地方叫做 Tai-oan,而起初只是指安平港的 一個小島(一鯤身島)。移民把原住民居住的台江西岸叫做赤崁(Chhiah-kham,西拉雅族某一部族之名稱)。


1684年(康熙23年)清帝國設置一府三縣:臺灣府、臺灣縣、諸羅縣、鳳山縣。 台灣府治和台灣縣治都是現在的台南。歷經雍正、嘉慶、同治、光緒元年(1875年),都還設有臺灣府、臺灣縣,到光緒13年(1888年),才將臺灣府改為台南府,台灣縣改為安平縣。1865年Johnston繪制的長老教會台灣島教區圖,還可以看到 Taiwan Hien,其北邊是 Lok Kang Hien(鹿港),南邊是 Fung Shan Hien(鳳山)。當時的 Taiwan 指現在的台南。東半部是原住民族部落。

鄭成功認為「Tai-ouan」發音和「埋完」相同,不吉利,改用「東都Tang-to」,後來他的兒子鄭經又改為「東寧Tang-leng」。鄭氏時代從1661年到1683年。

台灣曾經被稱為「台員」、「大灣」、「大冤」或「大宛」。季戲光的「蓉州文稿」一書有「萬曆年間,海寇顏思齊,踞有其地(台南附近)始稱台灣」的記載。「台灣」兩字成為慣用是在1573到1620年。

《台灣府志》(1694年初撰)記載:「荷蘭紅毛愛其地,借居於土蕃,因築台灣城居之。已復築赤崁樓與相望」。這都說明當時的台灣指的是現在的台南,不是整個現在的台灣島。澎湖島現在是台灣的一縣,但是澎湖為世人所知比台灣早,福建、廣東沿岸的居民開始移民澎湖島是在13世紀,移居台灣則晚三百年。

把台灣命名為福爾摩沙(Formosa)的則是葡萄牙人。葡萄牙人航行海上,從船上看到青翠的台灣島,高呼 "Ilha Formosa(美麗島)!" 。被推測是繪製於16世紀前半的東亞地圖繪有日本、種子島、福爾摩沙,福爾摩沙的命名大約是在這時期。

台灣島嶼:獨特地理位置、南島語族

1.近85%的「台灣人」帶有原住民的血緣。
2.「唐山公」其實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越族。
3.平埔族沒有消失,只是溶入「台灣人」之中。
4.高山原住民非同源,阿美族為夏威夷人的母系祖先。


出非洲,人類的遷移

現在人類的祖先智人(Homo sapiens)是16到18萬年前在非洲演化形成, 在11萬年前冰河時期,水在陸地上結成冰,海水下降,海面比現在低很多,因此紅海通到印度洋的出海口比現在狹窄,約只4公里寬,中間又有一些小島,非洲大陸在冰河時期有大旱災,促使帶著L3母系血緣人類的祖先,在8萬年前經這海口離開非洲,到達對岸的阿拉伯半島,然後沿著阿拉伯半島南岸、接到印度的南海岸,向東移,來到東南亞,當時東南亞是一塊大陸地,叫做巽他大陸(Sundaland),這陸地現在是在海底,曾經是非常富庶的地方,很多人住在這裡,被譽為東方的伊甸園。這塊陸地連接中南半島,印尼群島及南海,向上連到現在的台灣海峽、東海、到日本,這些地方當時都是陸地。人類為了求生存沿著海岸遷移,沿著海岸可以找到貝類,因此古代人類走過的地方,都可以看到貝塚(例如台北的圓山),這條沿著海岸遷移的路線稱為南方路線(Southern route),人類的祖先也被稱為海岸扒梳人(beachcomber),在海沙中尋找貝類。

台灣的地理位置自古是在人類遷移的路線上」
台灣海峽在冰河時期是陸地,向南陸連到現在的印尼群島,向北陸連到中國北方及日本。冰河時期結束後,台灣變成島嶼,從東南亞島嶼及東南亞大陸人類的遷移陸續的經由海路到達台灣」。
《我們流著不同的血液》

左鎮人」距今二萬到三萬年、「澎湖原人」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、
在台南左鎮地層為「新化丘陵內之崎頂層」,發現的古生物化石:
『野牛』、『野象』、『犀牛』、『鯨魚』、『沙魚』...

台灣面積不大,但是高山林立,森林廣大
溪流湍急,變化多樣的地形造成許多小地形的生態環境;雖然台灣地處亞熱帶,但是不同海拔高度帶來多樣氣候型態-- 熱帶、亞熱帶、溫帶和寒帶;深受海洋、潮濕多雨的影響,台灣的植物物種繁多而且茂盛,這又造成生物物種繁多,單位密度也相當高。 台灣鳥類共有15種特有種(endemic species)、7種新特有種,69種特有亞種(endemic subspecies)

距今二萬到三萬年的「左鎮人」
在台南左鎮菜寮溪河床所發現的「左鎮人」化石。「經鑑定屬於更新世晚期的早期智人(Homo sapiens), 其絕對年代可能在距今二萬到三萬年之間,也就是更新世冰河時代的最後一次冰河時期。


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的「澎湖原人
台灣澎湖水道海域發現「澎湖原人」的下顎骨化石,科博館表示,澎湖原人是舊石器時代最早期的人類,判斷其年代距今約45萬至19萬年,澎湖原人是台灣目前發現最古老的人類化石,也為直立人在亞洲的分佈與型態,提供關鍵性證據。
台灣的文化遺址、歷史遺跡

台灣最有可能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


《珍惜台灣南島語言》
在整個南島語系當中,以台灣南島語言保存最多古語的特徵。這是日本學者小川尚義早在1930年代就已發現的現象,後來又經美國學者Isidore Dyen (1963, 1965)於1960年代發表論文公開表示贊同,挪威學者Otto Dahl (1973, 1981)的專書,近二、三十年來國際南島語言比較學者,如Robert Blust, John Wolff, Stanley Starosta, Malcolm Ross,也都一致支持這種看法,並奉為定論, 因為他們也都大量引用台灣島語言的資料來重建五、六千年前的古南島語。可是,台灣南島語言的資料的另一重要特徵:語言最紛歧,語言之間的差異最大(例如,Blust(1999)把整個南島語族分為十大分支,其中有九支都在台灣,而Ross(2009)分為四大分支,都見於台灣),卻是最近這幾年才被確定並獲得國際南島語學界普遍接受的看法。這種觀點的確立,使台灣成為最有可能是南島民族的起源地(homeland)。

語言學家Edward Sapir於1916年曾提出這個重要的概念 :語言最歧異(the greatest linguistic differentiation)的地區,就可能是該語族(或族群)的起源地,也是一個語族(或語群)的擴散中心。愈早分裂的語言距今的年代愈久遠,彼此之間的歧異也愈大;愈晚分裂的語言,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愈小。同時,愈早分裂的語言距離起源地愈接近;愈到後期的擴散,距離起源地也就愈遠。
《珍惜台灣南島語言》

多采多姿的史前文化

台灣舊石器時代遺址
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

在台灣的史前文化中,最久遠的要算是分布在東部及恒春半島海岸的「長濱文化」。1968年,台大考古隊在台東縣長濱鄉八仙洞發現長濱文化的遺址,其豐富的舊石器階段的先陶文化,至少在一萬五千年前,甚至早到距今五萬年前。另外,在台南縣左鎮鄉菜寮溪河床上所出土的部分人骨化石,經鑑定有二、三萬年之久。學者認為這種「左鎮人」可能亦屬長濱文化期的人類遺留。 (台灣歷史閱覽,壹、 遙遠的老台灣�李筱峰 劉峰松 合著)

2009年中研院率領的考古團隊在進行岩心鑽探及洞穴探掘,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火塘遺跡(即生火之處),經碳14鑑定年代為距今20000到25000年,有了明確證據解釋長濱文化的年代。這項考古計畫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所長臧振華博士主持,在八仙洞遺址發現了7處新的洞穴,使八仙洞的洞穴數目達到24處,這是新發現之一。另外,在57處地點進行岩心鑽探及7處洞穴探掘,發現了大量舊石器與新石器時代的遺物。
八仙洞遺址 發現舊石器火塘(黃明堂/自由時報2009/07/26)



距今約一萬年至四千年的「大坌坑文化」,又稱「粗繩紋陶文化」,以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遺址為代表,已開始種作,是台灣新石器時代的開始。距今約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的「芝山岩文化」,「圓山文化」、「老崩山系統文化」(大屯山北側近海山坡)' 「牛罵頭文化」(台中清水)、「牛稠子文化」(台南仁德)、「墾丁文化」、「鹽寮文化」...生業形態以農業為主,已開始種植稻米,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文化代表。

距今約三千五百年到二千年前的「圓山文化晚期」、「植物園文化」、「土地公系統文化」、「營埔文化」(台中大肚鄉營埔村)、「大湖文化」(高雄湖內鄉)、「鳳鼻頭文化」(高雄林園鄉鳳鳴)、「卑南文化」(台東市南王里)、「麒麟文化」(台東成功鎮忠孝里)、「大坑文化」(花蓮壽峰鄉)則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代表。

其中面積達八十萬平方公尺的卑南文化遺址,是目前發現最大面積的史前遺址,聚落龐大,建物成排分佈,格局嚴謹,足見仟南文化已有頗具組織的社會結構,櫛比鱗次的石棺群,朝著都蘭山方向排列,石板棺內陪葬的玉器、陶器,足見當時這群在台灣東部生活的先人,已有靈魂觀念,並有相沿成俗的喪葬儀禮。

距今約四千到二千年前的「十三行文化」(台北縣八里)、「番子園文化」(台中大甲鎮)、「大邱園文化」(南投集集鎮)、「蔦松文化」(台南縣永康鄉)、「龜山文化」(屏東恆春)、「靜浦文化」(花蓮秀姑巒溪口南側)...是代表金屬器時代的重要遺址。其中,在台北縣八里鄉發現的「十三行遺址」,則出現有大規模的鑄鐵痕跡...。

  近百年來,台灣出土的考古遺址,遍佈全島,約有一、二千處之多,可見台灣到處都有先民的遺跡。這些史前遺址,經考古學者利用時空及文化內涵加以區別,將之歸屬不同的文化,每個文化大略相當於我們現在所稱的各個不同的民族。台灣史前文化的時空單位相當繁雜而多元,其淵源系統也自然相當複雜。由許多史前文化的內容,大約可以尋出原住民族生活的脈絡。學者指出,到了金屬器時代,各個文化除了繼續呈現多樣性之外,台灣各個原住民土著族群的祖型文化大致在此時成形。
(上文節錄自李筱峰著作《快讀台灣史》)

地理

台灣由台灣本島及澎湖群島所組成,其位置在東經119度18分-124度34分,北緯 21度45分-25度56分。台灣近海周圍有14個附屬小島;澎湖由64個小島組成,故稱澎湖群島, 澎湖群島面積126平方公里。

是西太平洋、亞洲大陸東岸邊緣大陸棚架(continental shelf)的一系列島嶼的一部份,以 台灣海峽和中國相隔(台灣海峽相距最寬處220公里,最近處130公里長),這一系列群島北方 有伊留申群島、千島群島、日本群島、沖繩群島,南方有菲律賓群島。

面積約36000平方公里(14000平方英哩),與荷蘭或日本九州面積相近,台灣本島長約394公里 (245英哩),寬約144公里長(89英哩),海岸線約1100公里(700英哩),西海岸南半段水淺多 礁石,東海岸陡峭毗連很深的太平洋。

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。海陸板塊交界的沉積岩層受到海板塊的推擠, 產生褶曲,隆起成山脈。越靠近海板塊,受到的推力越大,形成的山脈也越高。台灣的山勢 高聳,由中央、雪山、玉山、阿里山和海岸山脈等五大山脈組成,中央山脈幾乎貫穿全島, 五大山脈地區就佔陸地面積二份之一以上,有268座山峰超過3000公尺。


台灣最高峰玉山,Enghui Iuu攝影

最高峰是玉山(Mount Jade,主峰高3952公尺,東峰3940公尺,北峰3920公尺,南峰3900公尺) ,雪山(Mount Snow)3884公尺,秀姑巒山3860公尺,烏拉孟山3805公尺,南湖大山3740公尺, 中央尖山3703公尺,關山3666公尺,奇萊山北峰3605公尺(主峰3559公尺),向陽山3600公尺, 大劍山3593公尺,雲峰3562公尺,品田山3529公尺,大雪山3529公尺,大霸尖山3505公尺, 東郡大山3500公尺。

主要河流:濁水溪186公里,高屏溪(舊稱下淡水河)171公里,淡水河159公里,曾文溪139公里 ,大甲溪124公里,烏溪119公里,大安溪96公里,鹽水溪87公里,卑南溪84公里,北港溪82公里 ,八掌溪81公里,秀姑巒溪81公里。

氣候

北部屬亞熱帶,南部屬熱帶,平均氣溫7月攝氏28度,1月攝氏14度,夏天從5月到9月,白天氣溫 在27度到35度之間,冬天只有高山會下雪,一年平均降雨量2515厘米,颱風一年三、四回。

人民

考古學者認為在12,000到15,000前,就有人住在台灣島上。這些住民使用的語言,語言學家稱為 南島語系(Austronesian Languages)。

南島語系(Austronesian Languages)曾是世界最大的語系,共有1200種之多。其分佈北自台灣 ,南至紐西蘭(New Zealand),西自非洲東邊的馬達加斯加(Madagascar),東至南美西緣的 復活島(Easter Island)。東西之距超越地球的半圈,所及地區也遠遠超過蒙古成吉斯汗 (Genghis Khan)最盛時期所佔的面積。這1200語系種類源自10種古南島語(Proto-Austronesian Languages),其中分佈在台灣的26種南島語類即是屬於其中的9種古南島語系。

分佈在台灣島外的其餘1174種則源於僅剩的一個古南島語。這種情形正符合人類學的一大原則, 顯示古南島語起源於台灣。Peter Bellwood, Robert Blust 和 Jared Diamond 等南島語言著名 的世界權威專家都同意,部分南島語在6000年前到5000年前之間由台灣經菲律賓、婆羅州,往南 、東、和西散播,就在約2000年至3000年之期間內擴散到上述廣大區域(澳洲、新幾內亞高山, 和部分黑島群是例外)。
(詳細內容,請參閱台灣人和印支半島族群的關係/鄭昭任 《珍惜台灣南島語言》/李壬癸)

台灣原住民有平埔族(Pingpu)和泰雅族(Atayal)、賽夏族(Saisiyat)、布農族(Bunun)、 鄒族(Tsou)、排灣族(Paiwan)、魯凱族(Rukai)、卑南族(Puyuma)、阿美族(Ami)、雅美族 (Yami)。

2002/12/25行政院會通過「認定噶瑪蘭族為原住民族」案,噶瑪蘭成為台灣第11個原住民族,這也 是第一個被列為原住民的平埔族。2004/1/14行政院會通過「太魯閣族」為台灣第12個原住民族。

行政院2007/01/17日宣佈撒奇萊雅族為國內第13個原住民族。撒奇萊雅族原被歸為阿美族,人口約五千至一萬人,主要分布在花蓮縣的花蓮市、壽豐鄉、瑞穗鄉、豐濱鄉、新城鄉等地。根據原民會調查,撒奇萊雅族(Sakizaya)在日據時代被歸併為阿美族的一支,近年受學界研究及族群獲正名影響,積極進行歷史與文化的追尋。經原民會委由政大民族學系進行研究結果認為,由於撒奇萊雅族語和阿美族語無法溝通,差異甚大,且撒奇萊雅人區辨族別的意識強烈,並積極籌組民族自治組織,因此認為撒奇萊雅族應為單一民族。(王貝林、羅添斌,自由時報01/17p7)

蔡英文2016年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,為落實當時立下的承諾及回應20多年來平埔原住民的正名訴求,行政院院會2017年8月17日通過「原住民身分法修正草案」,增列「平埔原住民」為原住民身分。

平埔族(Pingpu)有馬卡道族(Makattao)、四社族、西拉雅族(Siraya)和安雅族(Hoanya)、 巴布薩族(Poavosa)、Arikun、巴瀑拉族(Vupuran)、邵族(Thao水沙連族)、巴則海族(Pazzehe)、道卡斯族(Taokas)、凱達加蘭族(Ketagalan)、噶瑪蘭族(Kavalan)。

有關客家、福佬族群淵源的論述,請看:
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,所謂「台灣人」的來源�林媽利
有關台灣民族主義、國家認同的論述,請看:
【獨立建國論壇】上的相關著作

從荷蘭佔領時期到日本佔領時期的台灣簡史

本文節錄自台灣小史+日本佔領台灣的經過�黃昭堂著
及《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》�黃昭堂著
請看【獨立建國論壇】

蒙古帝國在至元年間(元世祖1264-1294,或順帝1335-40)在澎湖置巡檢司,隸屬福建省泉州同安 縣,蒙古帝國在1367年敗亡。

明朝在1372年(洪武五年)派遣部將湯信國進行海島攻略。可能在這一年占領澎湖島。湯信國以澎 湖島民叛服無常,建議將他們遷往鄰近地區,於是,明朝便把澎湖所有住民強制移居中國大陸,並 且廢止巡撿司,使澎湖成為廢墟,成為日本和明朝海盜的巢穴。

約在二世紀以後,1563年(明•嘉靖四十三年)改置巡檢司。但不久,這也被裁撤。到了明末 ,澎湖也變成海盜的巢窟了。元朝與明朝雖都曾短期間佔有澎湖,卻也都放棄了它。直到17世紀 鄭氏「東都」時代為止,臺灣與澎湖不是地理上的統一体,也非政治上的統一体。

16世紀航行到東方的葡萄牙人發現這島嶼,驚嘆說:Ilha Formosa--美麗的島嶼。

荷蘭時期(Dutch Era):1622-1662

荷蘭在1622年(明,天啟二年)佔領澎湖。明朝對澎湖的統治消極,卻不容許他國占有,荷蘭因軍 事上不利接受明朝要求,在1624退出澎湖,豋陸「台江」(今台南附近),佔領未入任何國家版圖 的臺灣島。明朝對荷蘭佔領臺灣的行為沒有異議。

1630(?)年荷蘭人在「一鯤身」(現在的安平)建立熱蘭遮城(Zeelandia),在此設置臺灣政廳,派 臺灣太守(Governor and Director of the State of Tayouan and Formosa)。1652(?)年現今的 台南建立赤崁城(Provintia或Providentia),將政廳遷移到Provintia。

已佔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則佔領台灣北部,1626年西班牙人在雞籠(今基隆)社寮島(今和平島)構築 聖薩爾瓦多城(San Salvador),在此設置臺灣長官官署,置於馬尼拉總督的管轄之下,但其統治 範圍只限於東北部的極小區域。1629年在滬尾(今淡水)建立聖多明哥城(San Domingo)。1642年 荷蘭人北征逐出西班牙人。

鄭氏王朝(Koxinga Era):1662-1683

鄭成功是活躍於東海一帶的海盜鄭芝龍之子(母親是日本人)。1644年清康熙在北京即位, 明朝遣臣擁立有明室血統者為皇帝,以華南一帶為根據地,史家稱之「南明」。危亡中的明室 頒賜「朱姓」給鄭成功,因而被稱為「國姓爺」,後又受封為「延平郡王」,但是任命他 的「永曆帝」已經逃亡到雲南,所以鄭成功沒有被授與封地。「永曆帝」在1659年逃到緬 甸,1662年被引渡給清軍,死於六月,「南明」滅亡。

1661年4月,鄭成功率兵二萬五千人進軍台灣島攻陷赤崁城,而在該城內開闢承天府,改稱 台灣為東都。1662年,鄭成功又降服了盤據於聖多明哥城的荷軍。於是,荷蘭人在台灣島38年 的統治乃告終結。

鄭成功將臺灣與澎湖合併,改稱「東都」,在赤崁城設承天府為最高統治機關,將臺灣分為 兩個縣,北部為天興縣,南部為萬年縣,澎湖屬於後者。鄭成功的兒子鄭經將「東都」改稱 「東寧」,將縣改為州,新設置了北路和南路,在澎湖設置安撫司。鄭氏的統治區域沒有遍 及全島,只局限於西部的一部份而已。英國東印度公司給鄭經的書簡均稱為King of Tywan 或King of Formosa。

清帝國(Manchu Era):1683-1895

1664年清朝頒佈「遷界令」(清•康熙三年),將福建與廣東的住民遷移距海岸三○里的 內地,而設境界禁止區域內之居住與農耕。一方面又厲行1655年(清•順治十二年)所設 的「海禁」,以期藉禁止船舶入海,來防止大陸向台灣的渡航。然而,此一措施,反而使沿 岸各省住民生活窮困,結果更促進了密航移民台灣,在台漢人數量因而不斷增加。如此一 來,清朝對鄭王朝的存在感到威脅,而決心以武力征服台灣。

1683年(清•康熙二十二年),清軍指派施琅攻擊台灣,首先攻佔澎湖,接著因喪失鬥志 的鄭王朝降服,輕易地入侵台灣。鄭氏家族對台灣的統治,僅二十三年即告崩潰。 1684年(康熙23年)清帝國在福建省之下設臺灣府,管轄臺灣(現為台南,包括澎湖)、諸羅、 鳳山三縣。

清朝佔有台灣隨後所頒佈的所謂「台灣編查流寓」的條令,訂有「居住台灣而無財產、職業 者則將強制遣返大陸」之類的嚴厲規定。關於渡台的限制亦規定如下三禁:
一、渡航台灣者必須事先取得許可,密航者處以嚴罰。
二、渡航台灣者不得攜眷,已渡台者亦不得迎接家族。
三、廣東屢成海盜巢窟,因積習未改,其住民不許渡台。

清朝是想藉渡航限制來孤立台灣。這種渡航限制,爾後時緩時緊,直到二世紀以後,清國將 台灣割讓日本之前才被解除。

在渡航限制緩和時,有移民大舉渡台。但在限制趨緊時,也不斷有人鑽法律漏洞密航的。僅 在1759年(清•乾隆23年12月至24年10月間)約一年期間,因密航被破獲的案件即達25件, 從被逮捕者達990餘人亦可窺知當時密航盛行的一斑。儘管清朝當時有一連串限制措施,台 灣的人口一直增加,在1811年(清•嘉慶十六年)時達195萬人,而在1893年(清•光緒19年) 時更達255萬人。

清朝對台灣的統治,始終很消極。在清朝的台灣統治史上,台灣叛亂之多,幾乎達「三年一 小叛,五年一大亂」。及至1874年(清•同治三年,明治七年)日本出兵台灣,法軍於1884年 乘清法戰爭之機會登陸台灣北部佔有部分土地,清朝才體認台灣的重要性,決定用心加以經營。 於是在1885年(清•光緒11年)將台灣撥出福建省,分置為一省,稱為福建台灣省,任命 劉銘傳為第一任巡撫。

日本時期(Japanese Era):1895-1945

1891年前後視察台灣的福州領事上野專一提出報告說:台灣在政略上是將來日本最須關注的地方, 「其豐饒令人驚嘆.... 委實是天賜寶庫」,又「如致力其內地之開拓,不難創造出東方一大富饒 之土地於該島上。稻垣滿次郎在其<東方策結論草案>,以「台灣之位置可喻為東方之君士坦丁堡 ,故日本應從國策觀點對台灣投以最大關注。」一語喚起政府之注意。從這些提議可知當時日本朝 野佔領台灣的念頭。

日本於1894年出兵朝鮮,與自任朝鮮宗主國的清國展開戰端。當時日本其實早已計劃佔領台灣。 1895年清國戰敗,日清簽訂「馬關條約」,割讓台灣給日本。

日本在國際法與事務性手續有了進佔台灣的依據,也提前在末完成台灣授受手續的5月29日就開始 登陸戰,但在此之前,台灣宣佈獨立,成立「台灣民主國」(Republic of Formosa, The Taiwan Republic)。

台灣民主國(Taiwan Democatic Republic):5/23/1895-10/21/1895 1895年5月23日發表台灣獨立宣言,24日英譯本送交在台各國領事館,25日舉行獨立儀式,29日日軍 登陸台灣東北端的澳底,10月21日日軍進入民主國的最後據點台南。
(2002年12月編寫,revised 2002/12/26)

有關台灣「獨立建國」、「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」的相關論述,請看:
【獨立建國論壇】上的著作

台灣民主國國旗



台灣地圖
台灣大事記
台灣自古不屬中國
台灣屬於台灣人民